突破的思維--推理&魔術

       從魔術的部分說,首先大家跟著我的步驟來瞭解些名詞!思維定勢,這個大家應該清楚的,所謂思維定勢,是指人們從事某項活動的一種預先準備的心理狀態,它能夠影響後繼活動的趨勢、程度和方式。構成思維定勢的因素,主要是認知的固定傾向。舉個簡單的例子。如果給你看兩張照片,一張照片上的人英俊、文雅;另一張照片上的人醜陋、粗俗。然後對你說,這兩個人中有一個是全國通緝的罪犯,要你指出誰是罪犯,你大概不會猶豫吧! 先前形成的知識、經驗、習慣,都會使人們形成認知的固定傾向,從而影響後來的分析、判斷,形成"思維定勢"--即思維總是擺脫不了已有"框框"的束縛,表現出消極的思維定勢。如今,很多的魔術也在給大家這麼的一種錯引!接下來舉個經典的例子: 這裡先提一個問題: 一個公安局長在茶館裡與一位老頭下棋。正下到難分難解之時,跑來一個小男孩,小孩著急地對公安局長說: "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。" "這孩子是你的什麼人?"老頭問。 公安局長答道:"是我的兒子。" 請問:兩個吵架的人與這位公安局長是什麼關係? 大家看完是不是有那麼一點點的困惑,一點點的矛盾呢,這個關係可能嗎?真的成立嗎?這個是肯定的,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只能是:公安局長是女的,吵架中的一方是她的丈夫,即小孩的父親;另一方是公安局長的父親,即小孩的外公。 有人曾將這道題對一百個人進行了測驗,結來,只有兩個人答對。後來,又有人將這道題對一個三口之家進行了測驗,結來,父母猜了半天沒答對,倒是他們的兒子(小學生)答對了。這是怎麼回事呢?這原來是思維定勢在作怪。人們習慣上總是把 "公安局長"與"男性"聯繫在一起,更何況還有與 "男性"有聯繫的"茶坊"、"老頭"等支持這種思維定勢。這道題,從經驗出發,就不容易解答,那位小學生因為經歷少,經驗也少,就容易跳出定勢的思維"魔圈"。怎麼樣,現在對於思維定勢有了一定的瞭解了吧! 從推理的角度來說,如果一天早上,發現有一對男女死在了沙灘上,女的和男的死在一起,死亡原因是服毒,據瞭解,這個沙灘是情侶們晚上很喜歡來的約會的場所,那麼,給你推斷,是不是認為他們是晚上來這裡約會,因為某種特別的原因而徇情而死的呢!如果你一直被「徇情」這個可能性套住,那麼你可能永遠都解不開這個迷了,另外還有可能嗎?有,那就是死者雙方是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,只是死在了一起,一個沙灘上。犯人在一個晚上分別毒死兩人(當然犯人可以是2個),然後運來沙灘上!(此案例可參考著名推理小說家松本清張的《點與線》) 再從魔術的角度來說,我們先不說技術,手法太強的魔術,像街頭魔術一樣,大家看到的魔術師在街上神奇的表演,把觀眾嚇出的吃驚的表情,這一切,你似乎也和那觀眾一樣,傻了。那麼你有想過嗎,那個觀眾是真正的觀眾嗎!在舞台,遠景,近景等魔術中,環境因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,一切都可能是魔術師的武器,觀眾是在「魔術師的環境下」觀看的,觀眾的腦海中會觀察周圍的環境,這個時候,定向思維開始發生作用了!當魔術表演完畢,你的腦中就出現了「這怎麼可能,怎麼做的!」非常自然的,你就被思維定勢左右了,大家可以試著這樣做,注意到一些無關的,很細微的,看上去和魔術沒關係的,但是卻往往出現在魔術表演上的因素,那些便是突破! 認識的固定傾向於一種習慣,而習慣卻是一種因循式的思維形式。習慣--我們已經熟練掌握的不假思索的反應行為和適應行為,經常使我們不饑而食,不困而眠,不慍而吼,壓倒合理的思想而不給它以自由發揮的機會。要想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,就必須從衝破思維定勢開始。 有的人在巔峰閃耀,更多的則選擇在角落中默默思考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夕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