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術入門方法

魔術是一個特別的領域,因為有關於它的資源並不容易從學校或是一般商店當中取得。而即使是擁有很多信息的朋友,他也會因為某些考慮而不敢輕易交授與你。所以若你想入門,有些步驟是你必定要經歷的。
第一個步驟:你必須先懂一點魔術。
這裡看起來很詭異,你就是要學魔術啊,怎麼說學魔術的第一步是學魔術呢?別急,我這裡的意思是,你應該先知道魔術是在做什麼,再來學魔術。魔術有很多效果,例如物體出現、消失、變換,不合物理定律的移動、分割與結合、心靈猜測…等等。對於這些效果,你應該先有基本的認識。比方說物體出現,是怎麼出現的呢?最簡單的,它可能是運用掩護的方式取出;它也可能原本就在那裡,只是顯悔起來沒讓你看到;它還可能就是直接取出,只是速度快到你的眼睛無法發現…。對於常見的魔術型態,你應該先具備一點概念。而這些概念的取得有三種主要方式,
一是找魔術師學習(不過這有點難度)
二是買些簡單的小道具。
三是買教學碟或書自修(註:國內外很多魔術大師都是這樣起步的)。
一般來說,這幾種方法所需的費用都不會太高昂。雖然你可能會覺得懂得這些之後還是離魔術師之路很遠,但這卻是極為重要的一步。好比是這個領域裡的基石,如果完全沒有的話你就無法踩上去。在數量方面,雖然可以求廣泛,但卻不要貪多。在你財力所及之內,學/買你練得完的數目就好了。
第二個步驟:你必須知道魔術師在做什麼。
這裡更詭異了,你就是想成為魔術師啊,怎麼要你先知道魔術師在做什麼呢?
說穿了很簡單,你應該把你手上擁有的流程或道具練習得滾瓜爛熟,學會在人前表演時完全不露破綻。哪怕是再簡單不過的鋼筆穿帕或是海綿球,你都該把它「徹徹底底」地練起來,讓它成為你吃飯夾菜那般平常但又熟悉的連續動作。
[在這個過程中,你將能親身體會一部份職業魔術師的想法。他們平常在忙什麼?他們如何看待一套流程或道具?當初它是怎麼被發明出來的?可能做了什麼改進?還可以怎麼改進?怎麼讓它變得更適合你自己?在觀眾的面前,他們想的是什麼?這一些問題都會在你不斷練習、表演、再練習的過程中得到答案。完成前兩個步驟之後,你已經具有和其它同好交流的底子了。因為你知道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,所以可以聊得起來。但是還缺一樣東西,那就是話題。
在第三步驟中,你應該盡可能接觸多個不同領域的魔術
牌類玩一點、硬幣玩一點、絲巾玩一點、繩類玩一點;手部技法玩一點、數學運算玩一點、精密道具玩一點;桌面魔術玩一點、中距魔術玩一點、舞台魔術也玩一點。這階段的目的是確定你喜歡的魔術領域與類型,所以東西要多要廣,此時不深入亦無妨。練習也是到上手能表演就好,不用像第二步驟那樣精熟。或扣A會說「我喜歡的領域不只一種」,甚至「我所有的領域都喜歡」。那麼,你至少也為它們訂出喜歡的程度高低,或是打算按什麼順序來學習它們。魔術的領域是極廣泛的,縱使你有足夠的金錢,也未必有足夠的時間,所以訂立目標是必須的。這階段的資源來源可以靠魔術商店,也可以靠同好。雖然他們未必會給你多高深的東西,但這正符合你目前的需求。因為太困難的東西可能讓你對該領域產生錯誤的感覺
附帶一提,除了確定你喜歡什麼領域之外,同時須注意的還有什麼領域適合你。每個人因其先/後天的條件,會在某些領域中受到阻礙,也可能意外地在某些領域具有特別的優勢。舉例來說,一個小指特別細長的人可能會苦於過大的指縫但卻格外容易練成Raise Rise。能否發現自己的長處並發揮它最大的優勢,雖說需要些經驗,但經驗也是在一再嘗試中得來的。
第四步驟即是專精的搜集與苦練。
在這個階段中,中文書籍與教學帶對你已經不再夠用,國內的魔術師定期課程對你來說用處也不大。你需要的是外國的教學帶(還有相關道具,如果需要的話),以及與同在此道的職業/業餘高手切磋交流。該怎麼練習,我無法給你建議,因為那要視你選擇的領域而定。這裡能提供的是一些取得書籍與教學影帶資源的管道:要找同好,可以報名各地的魔術研習會,在現場當面認識你身邊的朋友們。網絡也是個很棒的管道。
文末順便提一點新手常犯的毛病。
其一是只想知道秘密,不願苦練。這種人是被所有魔術師與愛好者所討厭的,唯一喜歡這種人的是道具商,因為他們可以很容易推銷出新的產品。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,請代我給他個忠告,不把這個毛病改掉的話是無法真正深入魔術世界的。
其二是貪多,雖然說這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,但對於學習者本身來說卻容易浪費金錢與時間,而且若是因為沒有足夠的練習而導致表演失敗、遭到挫折,當然也不是好事。表演什麼就被看穿什麼,可能比不表演還糟糕。
其三是求快,剛學會一點初階,就想跳過其餘初階跟中階直接學高階。這跟架高樓的原理是一樣的,基礎不牢,上層的建物又怎會穩固呢?以牌術為例,牌技老師一般會要求他的學生雙翻動作要練習到一萬次以上,其目的何在?魔術剛開始儲存在你的腦袋中,經過不斷的練習,它會變成儲存在你的指掌中。能在言談間將所有的流程操作完畢,這才算是練成了。而當初階的手法爐火純青,你的高階表演才不會在不起眼的關鍵處失敗。
最後,送給初學者一句話:謙受益,滿招損,學東西要謙虛,要低姿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夕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